南通大学数智医学形态学技术微专业简介
南通大学数智医学形态学技术微专业简介
发布时间:
2025-08-25
阅读人数:
10

南通大学数智医学形态学技术微专业是高校响应“人工智能+医疗”融合趋势设立的创新型培养项目,重点聚焦医学形态学智能分析与诊断领域,旨在培养同时具备医学知识基础和AI技术应用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以下是其基本情况概述: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医学形态学基础理论和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图像智能分析技能的交叉学科人才,使其能够胜任AI辅助下的病理诊断、影像分析及疾病早期预测工作,以提升临床诊疗效率和决策精准度。

二、培养要求

知识层面掌握医学形态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基础与常见疾病表征;理解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AI核心算法原理;熟悉医学数据标准与伦理规范。能力层面能运用Python/3dslicer等工具处理医学图像;具备构建与优化病理识别模型的能力;掌握AI工具的临床部署与结果解读。

三、培养措施

跨学科师资团队由基础医学教师、临床医师、病理学家与人工智能专家组成教学团队联合授课。采用产教融合实践与医疗企业合作开设案例实训,提供真实病理数据集及行业实习机会。采用小班项目制教学:采用小班制,通过分组项目强化实战能力。

四、课程体系及逻辑关系

1.课程按“基础→技术→应用→实践”递进设计,核心课程如下:

2.医学基础模块:《医学形态学基础》《病理学导论》,奠定疾病组织形态认知基础。

3.人工智能技术模块:《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深度学习与医学应用》等。

4.交叉应用模块:《AI病理诊断技术》:结合案例学习病理报告生成模型;《医学大模型应用》:训练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能力。

5.实践整合模块:《智能医疗项目实践》:综合前述课程,完成从数据标注到模型部署的全流程项目。

6.课程间逻辑关系

(1)纵向递进:医学基础课→AI技术课→交叉应用课→项目实践,实现知识层叠深化;

(2)横向融合:每门课均贯穿“医学问题+AI解法”案例,强化技术落地逻辑。

五、特色与定位

1.就业导向:1)医疗人工智能行业数据标注师:利用AI分析数字病理图像,发现和验证与药物疗效或疾病进展相关的形态学生物标志物。2)医药研发企业:利用AI工具进行药物临床前/临床试验中的组织病理学评价,提高效率和客观性。3)医疗机构数字病理/形态学技术专家,操作和维护数字化扫描设备,管理数字病理图像库,协助病理医生进行初步筛查或定量分析。3)临床数据科学家:分析临床试验中产生的数字化形态学数据。科研院所与高校研究人员:在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CV方向)、病理学、基础医学等院系,从事医学人工智能、计算病理学的前沿研究。工程师/技术员:支持实验室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和AI研究项目。

     前沿性:课程融入AI医疗大模型、全切片病理分析等最新技术。

    六、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微专业的学习能够掌握各种医学形态学采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形态学结构,具备AI标注医疗产业涉及的软件或程序使用的能力,具备AI医疗领域创新创业者拥有的基本素质。完成全部课程修满学分的同学,可获得南通大学颁发的“数智医学形态学技术”微专业证书。


2025-2026第一学期“数智医学形态学技术”报名条件与方式(校内同学点击):


(一)报名时间及方式:登录本科生教务系统(南通大学-教学综合信息服务平台http://tdjw.ntu.edu.cn),点击“报名申请-辅修报名”进行报名,报名方式和辅修一致,逾期不予补报(具体操作见附件6)。

(二)提交纸质材料:系统报名成功后,学生填写《南通大学修读微专业申请表》(附件4),同时根据报名修读要求(附件2、附件3)准备相关纸质材料,经学生所在学院签字盖章后,由学生本人交至微专业承办学院教学秘书办公室(附件5)。

(三)微专业承办学院审核:微专业承办学院对报名学生进行资格审核,教务处将公布微专业报名结果,并通知学生缴费。

(四)学生缴费:学生登录“南通大学校园统一支付平台”(http://fee.ntu.edu.cn/,用户名:填写学号;密码: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后6位),点击上部导航“其他费用”进行微专业(辅修)缴费。支付成功才算报名成功,缴费成功后不允许退选,因个人原因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取消本次微专业学习资格。学生缴费结束后,修读人数少于15人的专业将不予开班,并统一退费。

(五)根据物价局核定,南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辅修、微专业的缴费标准为80元/学分,每学期按专业开设课程学分收取。缴费成功后,如学生因个人原因终止学习,所缴学费不予退还

四、教学组织

(一)开课学院完成辅修专业教学任务落实和课表编排。

(二)微专业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双休日、节假日或晚上,具体开课时间和地点以公布课表为准。

(三)微专业课程的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学期最后一周的周五下午至周日。

五、其他事项

(一)为方便申请人及时接收有关通知,请报名学生在教务系统中维护好手机号码,确保报名时留的手机号码准确无误并保持畅通。具体操作如下:“信息维护”—“学生个人信息维护”—“申请”—“联系方式”中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点击“提交申请”。

(二)请各学院认真做好微专业的招生宣传工作,申报学生须认真学习《南通大学普通本科生辅修专业、微专业管理办法(试行)》,了解我校微专业教学组织管理等相关政策,确保微专业教育顺利实施。

欢迎加QQ群128282356了解更多信息。